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传统 > 正文

郑板桥竹子真迹图片及拍卖成交价钱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字画世称为“三绝”,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郑板桥先生的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其代表作品有《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

图1:郑板桥1756年作 竹石兰蕙图 立轴 纸本;成交价:RMB 46,000,000;尺寸:186.5×96厘米;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交时间:2011-06-07。

画面绘几丛修竹立于岩石之前,下有兰蕙映衬,恰如天成,呈自然之趣。

修竹安排错落有致,竹竿细密却透着力量,竹叶以硬毫之笔挑、剃出来,且呈隶书之撇捺,竹干亦如篆书之笔意,摇曳而生姿。

据板桥自题《墨竹图》云:“东坡、鲁直作书非作竹也,而吾之画竹往往学之。

黄书飘洒而瘦,吾竹中瘦叶学之;东坡书短悍而肥,吾竹中肥叶学之。

”画竹之法从书法用笔中来,此图体现的尤为明显。

高竹瘦叶撑满画面,乃以淡墨黄体瘦笔来处理;画面最重处的肥叶选择以浓墨苏体肥锋描绘,既与高竹、岩石区别开来,又加重了画面感,可谓“适其天,全其性”。

郑板桥先生的书法艺术的造诣上多以兰草竹石为主,是中国书法史上是独树一帜。

郑板桥先生绘画的特征,多以兰草竹石为主,其兰竹成为其心灵的郑板桥书法艺术,通过隶体掺人行楷,自称为“六分半书”,其大体是隶书,但参杂了楷、行、篆、草等别的书体。

图2:郑板桥1764年作 竹石图 立轴 水墨纸本;成交价:RMB37,950,000;尺寸:195×100.2厘米;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成交时间:2011-11-17。

这幅图中的石先勾勒出状貌嶙峋,再辅以焦墨的皴擦,而画竹则以湿墨表现植物的水份和生机,浓淡对照富于层次,竹有凌云之志,竹叶简劲不带一点风中飘逸弯折之态,这都是为了衬托其坚固不移的气节。

从其郑板桥先生的章法上看,他可以将大小、长短、方圆、肥瘦、疏密错落之间进行穿插,如“乱石铺街”,看似飘洒实则含着规矩,整体的跳跃灵动感非常强烈。

图3:郑板桥双松兰竹图 立轴 水墨纸本;成交价:RMB33,600,000;尺寸:245×123.5厘米;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成交时间:2010-12-11。

此图是郑燮赠与友人的,画中以双松喻人,赞誉立先、焕文二位友人志怀高远。

郑燮最喜画兰、竹,画松相对较少见,本幅以松树为主体,笔法苍劲老辣,用墨色浓淡做空间前后的区分,松图繁密而不拥塞,结构清晰。

兰、竹置于陡峭的岩石之间,天相自然,秀逸洒脱中更见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兰竹以细笔勾勒的双钩法描绘,与阔笔放纵的松树在技法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丰富了画面内容,起到了补充画意,增强主题内涵的作用。

从其郑板桥先生乾隆年间所作的《行书论书》横幅上看,这幅字画作品采用了泰州邓氏羊毫笔,具有着整副作品结字大大小小,笔划粗粗细细,在其节律中显露出骨力和神采。

从其郑板桥先生的绘画艺术上看,具有着“诗发难画之意”。

图4:郑板桥1763年作 竹石图 立轴 纸本;成交价:RMB 32,200,000;尺寸:182×96.5厘米;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交时间:2011-12-04。

此幅《竹石图》作于1763年2月,本年三月三是郑板桥的老友两淮盐运史卢雅雨最后一次组织虹桥修禊大会,在这次虹 桥大会上发生了有名的板桥与袁枚初遇。

为了参加这次盛会板桥先生早早的就来到了扬州,并为世交老友碧岑先生挥毫创作了这幅《竹石图》。

此画尺寸巨大,可谓罕见。

创作时间上为画家艺术最成熟期,用笔老辣多变,画面疏朗而意境幽远,诗字画印四绝集于一身。

在画中板桥题画曰:“竹石相交万万年,两家节介本天然。

请看十月清霜后,一种苍苍笼碧烟。

”描写竹与石相伴生长,天长地久,竹石的气节天然的一样,即使经过风霜雨雪后,依然不会改变。

虽然在写竹石,但重在突出气节操守,体现了板桥和碧岑两人良好的关系,也反衬了作者本人一生与竹石一样高傲的气节。

从其绘画的特征上看,具有着将其生活经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描述出,看透世态炎凉的心境展现的淋漓尽致;郑板桥先生的题画诗已经摆脱了传统单纯的以诗就画,每画必定题诗,有题必定佳,诗画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图5:郑板桥1762年作 七贤图 立轴 水墨纸本 ;成交价:RMB 31,625,000;尺寸:193×114厘米;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交时间:2017-06-05。

本幅为板桥七十岁所作《七贤图》,描绘修竹七枝,以七竹比喻七贤,竹姿疏落有致,竹节傲然挺立,具有一种刚正和倔强不驯之气。

图中所绘墨竹七枝,其中有二竹与五竹交错,伸延直出画外,三竹竿用浓墨,四竹竿用淡墨,前后交迭,虚实相生,此所谓:“一竿瘦”,名曰“细竹”,细而不弱,坚韧挺拔,富有弹性。

具有“清癯雅脱”之美。

竹叶呈“介”字“个”字,浓淡相宜,干湿并兼,疏密相间,极富变化之妙。

左方长题,是板桥所创的“六分半书”,关于六分半书的特点,板桥曾自言:“以汉八分杂入楷、行、草。

” 四行书法用笔刚柔方圆兼取,错落有致,穷极变化。

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都是眼中之竹的升华,例如:《竹石图》上看,画幅上三两枝瘦劲的竹子,从其石缝中挺然后立,坚忍不拔,遇风不倒的特征,抒发了自己洒脱、豁达的胸襟;《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透过画和诗,将郑板桥先生的性格特征展现的淋漓尽致,画中的竹叶中有了形象的扩展,救济灾民的场景一幕幕的展现出来,浓浓的情意、两袖清风的特征通过竹子展现出来。

图6:郑板桥乾隆丙子(1756年)作 竹石兰蕙图 立轴 水墨纸本;成交价:RMB 25,300,000;尺寸:186.5×97厘米;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交时间:2016-05-15。

郑板桥为官,清正廉明,极尽一个文化人的道德与良心,“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写出了他以民为本的廉吏形象。

后从潍县解组归,便以鬻画卖字为生,不使人间造孽钱,文人傲气跃然纸墨。

此图写丛竹数竿,有二枝劲挺直上,郁然有凌云之致,其下嫩竹、兰蕙摇曳于左右,若儿孙之相携扶助。

其后崖石斜出,墨竹右倾,石则左仰,力量呈向背之势,更于右方以浓墨题诗数行,下方益现平衡、稳重,暗示根基之平稳贴妥。

据其诗题知为某卞姓的刘氏太夫人祝寿之作,故画面构思皆不离其祝颂主题。

化俗为雅,板桥自是个中高手,故其画受当时及后世之追捧,亲民而不故作高深,是其原因之一。

此图幅式巨大,是其精作。

从其郑板桥先生刻画的兰花图上看,透露出做人胜不骄败不馁以及平常心态的胸襟,做人就像兰花一样幽静、持久、清香的高贵气质,意境较为的悠长。

例如:《荆棘丛兰石图》题云:“满幅皆君子,其后以荆棘终之何也?

盖君子能容纳小人,无小人亦不能成君子,故棘中之兰,其花更硕茂矣”将其心境展现的淋漓尽致。

图7:郑板桥墨竹兰石图 立轴 水墨纸本;成交价:RMB 17,820,360;尺寸:136×74厘米;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成交时间:2016-04-04。

此幅《墨兰竹石图》便是其晚年画意入境的代表佳作。

画作绘峭岩墨竹,笔意纵情,随意挥毫,秀劲绝伦。

竹叶用书法入味,一撇一捺间绘出竹叶的生动之感,竹节疏朗挺拔。

山石看似随意勾画,却画出苍拙润泽之感。

兰草和竹石用笔极简。

干净利落,用笔气贯合一,丝毫没有懈怠之笔。

整幅画作写出竹之神、品。

画中又题字“石多于兰,兰多于竹。

无紫无红,惟青惟绿,是为君子之谷。

”字里行间流露出了郑燮老人不染尘世,虚怀若谷,心怀天下的君子情怀。

郑板桥先生一生中,对于字画事业的奋斗可以说是有了非常大的贡献。

一生坎坷、生活拮据的少年生活使他对于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

图8:郑板桥1756年作 竹石图 立轴 纸本;成交价:RMB 18,630,000;尺寸:167.5×105.5厘米;拍卖公司:上海匡时拍卖有限公司;成交时间:2017-11-05。

本幅写湖石一尊,疏篁数枝,布局疏朗,清气袭人。

正侧、高下、浓淡、干湿,聊聊数笔,写尽露竹新晴动人风姿。

左方长题“客舍新晴,晨起看竹,露浮叶上,日在梢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运笔,又是一格,其实手中之竹,又不是意中之竹也。

步步变相,莫可端倪,其天机流露,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独画云乎哉?

乾隆丙子,板桥郑燮画并题”。

洋洋洒洒,一气呵成,想见其笔飞墨舞,志得意满之状。

值得说明的是,这段关于审美形象创作构思的著名画论,曾被全文收录于《板桥年谱》。

画竹“三段论”之后曾被板桥屡屡提及,是其对宋代文同“胸有成竹”说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搜索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