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传统 > 正文

五运六气破解千年迷雾

五运六气破解千年迷雾

我们常说“运气好”,或“运气不好”,那么运气是什么呢?估计很少有人能回答的上来。

五运以纪年的天干作为推演工具,推算出该年的岁运、主运、客运。每年分为五时,五时各有木火土金水五运统管,十年一个周期。六气以纪年的十二地支为推演工具,推算出该年的主气与客气。每年分为六时,各有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六气统管,十二年为一周期。运气上下相临,则产生三十年一纪、六十年一周的德化政令变化。(曲黎敏《中医与传统文化》)

五运是根据天干来推算的,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如果按照天干本身的属性来说,甲乙为东方木,丙丁是南方火,戊己是中央土、庚辛是西方金,壬癸是北方水。据北宋刘温舒的《素问运气论奥》的记载,五运的推算是根据十干合化来的,十干合化五运分别是: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所以五运的推算,逢甲天干的年份,不是木气司令,而是土气司令。其中又分阴阳,甲丙戊庚壬是阳;乙丁己辛癸是阴。阳为太过,阴为不足。比如甲己化土,逢甲年为土气太过,己年为土气不足。

六气则是根据地支来推算的。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就地支本身的属性来说,亥子为水,寅卯为木,巳午为火,申酉未金,辰戌丑未为土。

但是中医里六气的推算却不是这样的。《素问运气论奥》里有一个“十二支司天诀”,根据此诀讲述的是:巳亥之年,厥阴风木司天;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寅申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卯酉之年,阳明燥金司天;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

六气又分为主气和客气,曲黎敏《中医与传统文化》的介绍:“主气的变化是气候变化的常令,一年分为六个阶段。依次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年年如此,不随年地支的不同而改变,是地气相对静止特性的表现。”一气管两个月,但是这里的两个月不是阴历的正月、二月,而是阳历的。也就是说一之气厥阴风木主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四个节气;二之气少阴君火主春分、清明、谷雨、立夏;三之气少阳相火主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四之气太阴湿土主大暑、立秋、处暑、白露;五之气阳明燥金主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六之气太阳寒水主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五运六气_卦运与卦气_何常在运途4^^^运途3^^^运途2^^^运途1^^^契机^

还有所谓客气者,曲黎敏说:“是天阳之气本身的盛衰变化,也就是三阴三阳之气。客气也分为六步,但与主气次序不同,为先阴后阳,分别是一阴厥阴风木、二阴少阴君火、三阴太阴湿土、一阳少阳相火、二阳阳明燥金、三阳太阳寒水。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气和第六气,第三布客气叫做司天,主一年当中上半年总的气候;第六步客气叫做在泉,主下半年总的气候。”

比如说逢巳亥之年,厥阴风木司天。也就是这一年的第一步气应该是阳明燥金,第二步气是太阳寒水,第三步气是厥阴风木,第四步气则少阴君火,第五步气是太阴湿土,第六步气是少阳相火。我们也就说这一年是厥阴风木司天,少阴相火在泉。

六气是大地上的风云变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气候现象,六气虽然有各自的表现特征,形成各自独立的性质功能,但从本质上分析,六气共同由阴气阳气相互运动变化而制造出来,阴气阳气在相互消长的量变过程中,由量变引起质变,在不同的质变范畴内,形成六个各个特色的波段,这些波段分别以风、寒、暑、湿、燥、火为特征,在地球的近地大气层上显示出来。

六气有这样的特点,它主要确定在以一年时间为基础,对全年进行分段统管的六气变化,而出现在每月支、每日支、每时支周期上的变化,则不称为六气。六气的具体统治方式,是在每一年当中,将四季划分为平均的六个时段,风、寒、暑、湿、燥、火各占有其中的一个时段,每个时段的时间为两个月。古代人将统治这六个时段之气,按照排列顺序分别称之为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初之气统管正月和二月,二之气统管三月和四月,三之气统管五月和六月,四之气统管七月和八月,五之气统管九月和十月,终之气统管十一月和十二月。

虽说阴气阳气的相互运动变化在制造出六气,但又是谁在制造这阴阳运动变化呢?追根寻底,是天上的五运在幕后策划,天上五运之气被地球吸收后,再经过转化,于是生成了六气,人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天地对应关系,在一年之中,五运之气制造出初运、二运、三运、四运、五运,按顺序统辖每一年中的相关时空,受到五运的影响,地上产生出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与其遥呼相应,在天运和地气之间,金运和燥气有相同性质,木运和风气有相同性质,水运和寒气有相同性质,火运和火气有相同性质,土运和湿气有相同性质,暑气的本质为火,因此它也和火气一样,同火运相对应。

如果再从深一层次分析六气的形成原因,发现地球在制造六气过程中的阴气阳气相互量变过程,同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同天上的五运变化有关,二是同地球在地支轨道上的运行有关,天上统运五气的影响再加上大地的自行运动,共同制造出了六气。

五运可以说对应五脏,和中医的藏象学说关系密切。比如说土气太过,则伤水,是容易有肾脏或脾胃方面的疾病。土运不及,则为木气所克,则容易发生肝脏或脾胃之疾病。六气则对应外在的“六淫”之气,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风寒暑湿燥火。比如少阳相火为病,则口苦咽干目眩,睡眠不好,容易激动。现代疾病譬如胆囊炎症,腿部侧面疼痛等。少阴君火为病,则是心脏的问题,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厥阴风气为病,则容易发生肝脏、中风之类的疾病。

曲黎敏《中医与传统文化》指出,世界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关系,已经得到证实和解释。霍乱的流行则与大气的绝对湿度有关。五运六气学说,可以说是最早的意识到天体运动、气候、物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学问,故近年来也越发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何常在运途4^^^运途3^^^运途2^^^运途1^^^契机^_卦运与卦气_五运六气

但是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又不可拘泥于运气之说。比如“1956年为农历丙申年,这一年气运为少阳相火司天,三之气的主气、客气也是少阳相火,引发了乙型脑炎的流行。名医蒲辅周根据当年北京气候偏湿的特点,用白虎汤加用祛湿之药,疗效达到百分之九十。”在这里,蒲辅周先生制方既参考了五运六气,也考虑到了当时北京地区的实际气候状况。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司天运气论》云:“彼所谓司天运气者,以为何气司天,则是年民当何病。假如厥阴司天,风气主之,则是年之病,皆当作风治。此等议论,所谓耳食也……当时圣人,不过言天地之气运行旋转如此耳。至于人之得病,则岂能一一与之尽合?一岁之中,不许有一人生他病乎?”徐大椿说的很明白,司天运气只能是作为一个参考,不能过度的相信。比如厥阴风木司天的年份,这一年的人不一定都得风病,也有可能生其他的病症。所以更应该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如果执着于此运气之说以治病,反而违背了《内经》之本意。

古人发现,北斗斗柄围绕北极星转一圈,大地的季节依次移行,从冬至日开始,斗柄指向正北方叶蛰宫,主冬至、小寒、大寒三个节气四十六天;期满后下一天交立春,斗柄指向移居东北方的天留宫,主立春、雨水、惊蛰三个节气四十六天;期满后下一天交春分,斗柄指向移居正东方的仓门宫,主春分、清明、谷雨三个节气四十六天;期满后下一天交立夏,斗柄指向移居东南方阴洛宫,主立夏、小满、芒种三个节气四十五天;期满后下一天交夏至,斗柄指向移居正南方上天宫,主夏至、小暑、大暑三个节气四十六天;期满后下一天交立秋,斗柄指向移居西南方玄委宫,主立秋、处暑、白露三个节气四十六天;期满后下一天交秋分,斗柄指向移居正西方的仓果宫,主秋分、寒露、霜降三个节气四十六天;期满后下一天交立冬,斗柄指向移居西北方新洛宫,主立冬、小雪、大雪三个节气四十五天;期满后回到叶蛰宫,就到了来年的冬至。古人把每个月中太阳和月亮相会的一次称为一节,如果这个月中太阳和月亮及北斗均相会的一次称为一气,如果这个月中北斗不来和太阳、月亮相会的日子把这个月置为闰月,由此创造了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的生产。

《黄帝内经》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必须顺应自然阴阳的变化,否则就会产生疾病,致病因素分为三种:即外因(如六淫、疫疠等),内因(如七情)和不内外因(包括饮食不节、虫兽咬伤、劳倦、房室、外伤等)。同样,占卜人生也有外因(如大环境、周边人等),内因(自已的个性和处事的心态),不内外因(自身的条件等等),占卜就如同医生给人看病一样,望闻问切一个人的人生或是事件。

天地的大四季变了,用药大法亦随之而变,因为太阳系中的大四季已变化,影响了人体的素因——同一种病在前几十年是一种治法,在后几十年又是一种治法。人在自然中就犹如漂浮在水中的一块浮木,永远只能在水中自上而下的顺势漂浮。人,也只能顺应自然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否则人的生命健康就有可能受到伤害。

与四季相应,根据中医理论所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此为总原则来调整大家的生活习惯。春天以宽松的氛围,促进身体的舒展;夏天以'动’来带动身体的长养;秋天以收敛神气促进身体的精神内守;冬天以'静’来避免扰动身体的阳气而影响身体藏养。

与十二时辰相应,根据中医理论所讲,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与人体的十二经脉对应,不同的时辰会有不同的经脉当令。如早上5~7时的大肠经主令,是人体排毒的最佳时间;早上7~9时的胃经主令,是人体进食最佳时间;晚上11~1时的胆经主令,是最佳睡眠时间,因此要保证在子时前入睡等等。

与自然的节气相应。在自然界两个节气相交的这段时间里,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身体,此时人体是很容易累的,而且恢复也比较慢。在春天的雨水节之后要注意身体的祛湿;在清明节之后要注意增加户外活动等等。

五运六气学在唐朝之前一直没有记载,且那时候的《黄帝内经》并没有运气七篇,后来唐朝王冰整理《黄帝内经》时给加了进去,说是先师所秘藏,遂成现在的运气七篇。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里的运气七篇(分别是:天元纪大论、五行纪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政纪大论、至真要大论。)

《气交变大论》云:“岁运太过,则运星北越;运气相得,则各行以道。”又《六元正纪大论》云:“先资其化源,抑其运气,扶其不胜,无使暴过而生其疾。”运气,也叫五运六气,是中医里进行病情预测和治疗的一个重要理论。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最神圣的著作,历代医家都深信不疑。在这部伟大的著作中,最为神奇的是《运气学》部分。《运气学》中谈到上元中元下元三甲子,三甲子一共为180年,这180年中有太阳系在银河系中作周期性运转而产生的类似于地球上的四季更替——古圣先贤在遥远的古时能发现这些,实在是让今天的我们都感到不可思议。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神形相合”,把人与自然看作息息相关的统一整体。“山药是好东西吧?没错,健脾补肾,但吃多了也会大便干燥。”以前生活没有现在好,但正因为物质匮乏,节制了人们的饮食,不得不骑车和走路,反而没那么多难治的富贵病。“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为什么也会老年痴呆呢?”专家讲完,有人提问。“正因为她是铁娘子,中年甚至老年时脑子和精力一直处于过用状态,而那种紧张、有压力的生活并不是中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方式。这恰恰说明,条件好也不能弥补中医讲的违规生活和过度消耗带来的问题。”

按照每年的运气,五运六气,考虑个体在这个时间段的共同的问题,这是时间段的群体体质得病的问题。六十年一甲子,天干地支轮转,每年的运气不同;每年里面六个主气客气相配合,一之气、二之气到六之气,每一气这段时间的运气不同;每一气之内,又有节气的变迁,五天为一侯,一个节气十五天,为三候,候与候又不同,其所由来者渐矣。

其实,任何一个人一辈子不生病,不出现痛苦不适是根本不可能的。有了疾病并不可怕,怕的是你对此漠然置之,讳疾忌医;怕的是你借题发挥,小题大作,破罐子破摔;怕的是你因为疾病击垮自己的求生意志,从此忧忧戚戚,一蹶不振。在许多时候,一些疾病症状或机体不适很可能是一个信号,提醒我们加强自我保健,劳逸结合。一味埋怨它们,排斥它们是不够公平的,如头痛头昏意味着大脑疲劳需要休息,如视物模糊、吃力意味着眼睛近视,需要及时配镜,如鼻塞流涕意味着感冒病毒入侵,需要请假休息、多饮水等等。面对疾病哀声叹气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这样做非但无益于疾病的康复,反而因为情绪低落,免疫力下降,干扰康复过程,给病原体扩散和病情发展造成可乘之机。当然,患病不是好事,而是要求人们正确看待疾病,“既来之,则安之”,采取积极措施对待它。

我们的肉体是脆弱的。当我们的意念往前的时候,肉体可能会用它的方式拖住你的脚步。冷、热、饿、渴、疼、累等等,都是肉体带给我们的感受。张爱玲曾感叹:病就像一把锐利的锉刀一样,把她系统的写作时间,割的支离破碎。杜甫曾无奈:“老病有孤舟”、“百年多病独登台。”病了,让我感到疼痛的同时,告诉自己,活着既有痛苦,也是一种勇气。

疾病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之一。病是以某一种方式来提醒你,让你知道你的生活方式或者思维模式出问题了。如果你因为受到这位朋友的启发,转身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并改变它,这个病就作为客人走了,不会继续留在身体里。”

感冒、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所有的病名都只是一个代号,比如这个人叫张三,那个人叫李四。我们很容易被代号困住,忘记去看它背后的实相。比如你受了风寒,这时候是病这位朋友用咳嗽或者流鼻涕的形式来提醒你受了寒,让你知道该采取一些手段把寒气驱赶出去;当你吃了一些不新鲜或者不卫生的食物,这位朋友就以拉肚子的形式提醒你;当你长期睡眠不足,它就以眼睛发红、脾气暴躁来提醒你,把问题的存在表达给你。

如果没有疾病的提醒,我们也许就对身体的各种超负荷和不平衡无知无觉,一直随波逐流让生活腐化下去。

“病不是敌人,是善意的提醒。”我们应该感谢疾病,而不是痛恨它。

现代人说起养生,很多时候就把它想成是一件很高不可攀的事情了,既没有时间、也没有更多的精力、还没有太多的金钱等等之类。但是,大家细观一下当下那些长寿的人瑞群体,如那些在边远乡村的老人,似乎他们中很多人也是一辈子忙碌下来的,为了生活既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也不一定很有钱。但他们却都健健康康的活过了百年。他们没有刻意的去养生,可是也可以说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养生,因为他们的那种生活方式就是养生。因此,现代人养生,并不要投入什么,仅仅从自己的生活方式调整入手即可,让自己的生活方式更接地气就行。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接地气是人之生命的根本。

养生到底是什么呢?

黄帝内经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用大白话来说,就是顺应自然的规律,太阳起来了人就该起了。该吃饭时吃饭,该工作时工作。别在吃饭的时候工作,工作的时候吃饭,这恰恰是现代人常常爱干的事情。太阳下山该睡觉时就睡觉,别在该睡觉的时候工作、宵夜、聚会、打牌、看电视、甚至生闷气。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说,天气冷了,就穿暖一点,别为了别人眼中的那一点美而在大雪天里穿丝袜,秋裤君该出场时还得出场。夏天就是该出汗的季节,别老是躲在空调房里,再用冰冷的饮料浇灭那不多的阳气。

五运六气_何常在运途4^^^运途3^^^运途2^^^运途1^^^契机^_卦运与卦气

不纠结,不执拗,别把自己逼得太惨。正如李开复在得了癌症之后才幡然醒悟,其实人生需要的不多,只是想要的太多。租房子住又如何,非得连父母的棺材本都搭进去,终日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就为了买一套房。有了房子还想要别墅,开着别克还想换宝马。几百块也是一块表,戴了那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一块的表时间就可以更多一点吗?为了那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美其名曰理想,很多人把自己绷得像一条濒临断裂的橡皮筋。但是,整个社会却以此为荣,总企图超越自己的极限,以“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坚守岗位”为美德,大肆宣扬“别在该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等等让人时刻冲锋的思想。真的要等到失去健康的时候,才要像李开复一样问自己,“除了虚名和成就,我的人生还剩下什么”吗?

“明天和意外,谁知道哪一个先来呢?”,所以,在这无常的人生当中,如果今天也可能是最后一天,我们还要在无限纠结中度过吗?抬头望天,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我们都应该活在今天,活在当下,享受今天的太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许并不能带来财富、名誉、地位,但能够活得自在、舒心、不扭曲、不拧巴,幸福也就是如此而已。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天人合一”概括了诸多涵义。人是以天地之气而生,所以人天是统一的。天上有日月,人有两只眼,一年365天,我们有365块骨头节,一年12个月,我们有12条经络。天为阳,地为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山为阳,水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等等。道生天地,天地生人,天地无心,能造万物。人若无心,即同天地。道是什么?道是大自然的规则,天一合一的道理,就是说,要顺应天意,按道行事,不能违背自然法则,不能背道而驰,否则就会遭天谴。

有道是,病由心生。中医上讲,心为君主,统领五脏。身体上的毒素,都是心收进来的。怒伤肝,恨伤心,忧伤肺,烦伤肾,怨伤脾胃。病是五毒造成的,心具有残留性,心念动不得,只要你一动恶念,毒气就会乘机而入,残留在你体内,日积月累,就种下病因。养生也是如此,只要把心灯打开,让阳光进来,自然就会百病不侵。心存善念,爱,就像花儿一样开满人间,美好,温暖。挽一抹朝阳,握一份真诚,冷暖人生,一程山水,一程风景,且歌且行。

东方文化用三个字道出了生命的结构:精、气、神。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土;人有三宝:精、气、神。

精、气、神代表生命的三种结构,又称形、气、神。精者,形之精华,是构成我们生命形体的精微物质;气,是我们的能量系统,是我们生命的磁场,是产生我们的生物电、生物波的;神:我们的意识系统,神也是心,所以有安心、安神的意思。上药三品,神与气精。健康的标准是:精满、气足、神旺。

心中有菩提,四季都葱郁。窗外,依旧是漫天雾霾。车水马龙的世界,人来车往,这尘世的烟火,就这样日复一日的似水流淌。阳台上的一株吊兰,依旧谱写着生命的华章,舒展着碧绿的叶子,悠然自足的生长。那一棵娇艳的旱莲,已经盛开了两朵,花开如佛,佛能静心,不论是温婉的暖阳里,还是雾气沉沉的阴霾里,不言悲喜,默默地绽放着美丽。一颗阴沉的心,也随之明媚,依着冬日的清寒,琉璃的素心,便有了灿烂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