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人生 > 正文

齐鲁地名探究——伊尹躬耕之处,源自有莘国——莘县

【开篇语】自幼长在孔孟之乡,虽不才亦多受传统文化之影响,一向喜欢探究历史,追溯既往。一直以来,对地名颇感兴趣,充满好奇——为何金乡并无金矿,济南、济宁、济阳得名的济水消失去了哪里,而鱼台、嘉祥又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凡此种种,都让我浮想联翩,于是我决定去探究这些地名的由来,以及这名字背后隐藏的历史,还有,关于这里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莘字什么意思_带莘字_孙觉字莘老翻译原文

莘县地图

【地名由来】

隋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废武阳郡,设莘县,清邑、武水皆属之。杨广即位后,废莘州,改清邑为莘县,隶属魏州(治元城),这是莘县之名在史书上首次出现。

"莘"字读如身(shen),有长、众、多之意。作为地名,全国有多处,而境内出现较早。《左传・桓公十六年》说:"宣姜与公子朔构急,公使诸齐,使盗待诸莘,将杀之。"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说:"阳平城西北有莘亭。"郦道元《水经注说:"莘为自卫适齐之道",又说:"漯水又北绝莘道,城之西北有莘亭",皆指此地。公元前589年,齐伐鲁、卫,鲁、卫求救于晋,晋发兵,齐军东退,《左传・成公二年》说:"师从齐师於莘",亦指今之莘县北。

孟子说过:"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说文解字》据典铨释,野即效外,并进一步解释说,距王城二至三百里称野。在夏商之交,今之曹县一带曾有一王国叫有莘国,今之莘县距当时的有莘国王城(今曹县莘冢集带)也就是二百多里,故历代史家认定伊尹躬耕之处即今之莘县城北。《水经注》中说莘县城北有莘亭,莘县旧志说莘亭建于汉代,附近还建有伊尹庙,"伊庙松风"被列为莘县"八景"之一。后来庙毁亭废,只剩遗址。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东昌知府程光珠访求遗迹,亲书"莘亭伊尹耕处"6字,并题文日"尧舜之道,畎亩之中,圣作物睹,龙云虎风"。莘县知县刘萧重建莘亭,并树碑以刻程文。今亭已不存,唯旧碑尚立于大里王村西。

由此看来,莘县之地夏末属有莘国,后来县内又建有纪念伊尹躬耕的莘亭,县名便是由"有莘"和"莘亭"演化而来。

孙觉字莘老翻译原文_莘字什么意思_带莘字

莘县风光

莘县是山东省聊城市辖县,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西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行政区域面积1420平方公里,人口103.8万人(2014年),是聊城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辖4个街道、20个镇。县人民政府驻政府街3号。

莘县东与阳谷县以金线河为界,东北邻东昌府区,西与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以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清丰县相连,南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阳县接壤,北邻冠县。县境介于北纬35°48′—36° 25′,东经115°20′—115°43′之间。

带莘字_莘字什么意思_孙觉字莘老翻译原文

莘县在山东的位置

莘县特产有莘县伊面、古城鸳鸯饼、燕店烧鸽等。

孙觉字莘老翻译原文_莘字什么意思_带莘字

古城鸳鸯饼

【寻欢文史】

农具的变迁

莘字什么意思_孙觉字莘老翻译原文_带莘字

莘字什么意思_孙觉字莘老翻译原文_带莘字

莘字什么意思_孙觉字莘老翻译原文_带莘字

莘字什么意思_带莘字_孙觉字莘老翻译原文

莘字什么意思_孙觉字莘老翻译原文_带莘字

【历史沿革】

《尚书·禹贡》中,今莘县境域属兖州。

春秋时期,为卫国莘邑(今县城北14公里处)之地。

带莘字_孙觉字莘老翻译原文_莘字什么意思

战国时期,地处齐国、魏国交界地带。

秦代,置阳平县,治所在今莘城;又置东武阳县,治所在今莘城南。阳平县、东武阳县均属东郡。

西汉,置观县,观县、阳平县、东武阳县均属东郡。新莽,观县更名为观治县。东汉,观治县更名为卫国县;建安十七年(212年),卫国县、东武阳县改属魏郡。

孙觉字莘老翻译原文_带莘字_莘字什么意思

曹魏,东武阳县移治于朝城(今朝城镇西),阳平县由东郡改属冀州阳平郡。黄初二年(221年),卫国县、东武阳县改属阳平郡。黄初七年(226年),阳平县改为阳平国。太和六年(233年),阳平国复为阳平县。

西晋太康元年至三年间(280—282年),阳平县属司州阳平郡。永嘉(307—312年)后,阳平县并入乐平县。(乐平县,战国时魏国置清县, 魏晋时期改为乐平县,故城在今聊城西 、堂邑东南)西晋时期,卫国县改称卫县,阳平县、东武阳县、卫县均属阳平郡。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复置阳平县,东武阳县改为武阳县。

北齐,废乐平县,阳平县改为乐平县,废武阳县。

北周,复置武阳县,析乐平县北境置莘亭县,又置昌乐郡,卫国县属之;建德六年(577年),置武阳郡,辖乐平县、莘亭县、武阳县,郡治乐平县;大象二年(580年),置魏州,武阳郡、昌乐郡属之。

隋开皇初年,废武阳郡、昌乐郡,乐平县、莘亭县、武阳县、卫国县属魏州。开皇六年(586年),乐平县复名阳平县;卫国县改为观城县,县治位于今清丰县城南5公里;复置元城县(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齐废) ,治所移驻今莘县西南、朝城东北。开皇八年(588年),阳平县改称清邑县。开皇十六年(596年),置莘州,清邑县、莘亭县、武阳县属之;析临黄县置河上县,县治设于观城镇东北河牧城。大业二年(606年),废莘州;清邑县更名为莘县,“莘县”之名始于此;废莘亭县,并入莘县;废河上县,并入临黄县。大业三年(607年),废魏州,复置武阳郡,治所设在莘县,莘县、武阳县、观城县均属武阳郡。隋末,瓦岗军李密的魏政权将武阳郡改为前魏州,莘县、武阳县、观城县属之。

莘字什么意思_孙觉字莘老翻译原文_带莘字

曹魏,东武阳县移治于朝城(今朝城镇西),阳平县由东郡改属冀州阳平郡。黄初二年(221年),卫国县、东武阳县改属阳平郡。黄初七年(226年),阳平县改为阳平国。太和六年(233年),阳平国复为阳平县。

西晋太康元年至三年间(280—282年),阳平县属司州阳平郡。永嘉(307—312年)后,阳平县并入乐平县。(乐平县,战国时魏国置清县, 魏晋时期改为乐平县,故城在今聊城西 、堂邑东南)西晋时期,卫国县改称卫县,阳平县、东武阳县、卫县均属阳平郡。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复置阳平县,东武阳县改为武阳县。

北齐,废乐平县,阳平县改为乐平县,废武阳县。

北周,复置武阳县,析乐平县北境置莘亭县,又置昌乐郡,卫国县属之;建德六年(577年),置武阳郡,辖乐平县、莘亭县、武阳县,郡治乐平县;大象二年(580年),置魏州,武阳郡、昌乐郡属之。

隋开皇初年,废武阳郡、昌乐郡,乐平县、莘亭县、武阳县、卫国县属魏州。开皇六年(586年),乐平县复名阳平县;卫国县改为观城县,县治位于今清丰县城南5公里;复置元城县(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齐废) ,治所移驻今莘县西南、朝城东北。开皇八年(588年),阳平县改称清邑县。开皇十六年(596年),置莘州,清邑县、莘亭县、武阳县属之;析临黄县置河上县,县治设于观城镇东北河牧城。大业二年(606年),废莘州;清邑县更名为莘县,“莘县”之名始于此;废莘亭县,并入莘县;废河上县,并入临黄县。大业三年(607年),废魏州,复置武阳郡,治所设在莘县,莘县、武阳县、观城县均属武阳郡。隋末,瓦岗军李密的魏政权将武阳郡改为前魏州,莘县、武阳县、观城县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