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传统 > 正文

历史记录的玄武门之变准不准

李世民年老时曾悲伤地说过一句话:吾死之年,廿六而已!发动玄武门政变那年他二十六岁。可见玄武门政变在他心中留下的烙印有多深。也就是说,玄武门政变对于李世民来说永远是一道抺不掉的伤痕。

贞观十三年,玄武门政变过去十几年了,有一天李世民突然召来谏议大夫,兼知起居注的禇遂良。

李世民问道:卿比知起居,书何等事?大抵人君得观见否?朕欲见此注记者,将却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戎耳。

褚遂良回答: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这段李世民和褚遂良君臣之间的对话记载在<<贞观政要>>上,所反应出的意思是李世民要看记载着帝王言行的起居注,褚遂良拒绝了。

起居注是古代记录帝的言行录,从汉以后,历代帝王都有起居注。但是,起居注有一个特点是,帝王自己是不能看的。

那么,以李世民的睿智他不知道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他既然知道这一点还要看,说明,他一定有一个无法解决的又无法说的心结,他想看一下史官是如何记载的,同时,也说明,李世民怕史官如实记载。那么,这个千古明君究竞怕什么呢?

李世民一生唯一让后世诟病,他自已又念念不忘的,只有玄武门政变一件事。只有这件他不能不干,干了又怕青史留名的事让他耿耿于怀。

接下来,李世民的做法就非常露骨了。

在褚遂良那里碰壁后,李世民并没有罢休。他又问褚遂良:朕有不善,卿必记耶?

褚遂良明确回答:臣职当载笔,何不书之。

黄门侍郎刘洎进曰: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

褚遂良和刘洎的话,很直观地告诉李世民,无论你做的对与错,我都会如实地在起居注中记载下来的,即便不记,天下人也会记的。这越发地让李世民不放心了。

一年以后,李世民并没有忘记此亊,他直接找了宰相,尚书左什射房玄龄,其目的仍然是要看起居注。李世民说:朕每观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规诫。不知自古当代国史,何因不令帝王亲见之。话说的冠免堂皇,理由也光明正大。

房玄龄回答:国史既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止应畏有忤旨,故不得见也。回答的话也是正大光明理直气壮。

李世民又跟进了一步,他说:朕意殊不同古人。今欲自看国史者,盖有善亊,固不须论,若有不善,亦欲以为鉴诫,使得自修改耳。卿可撰录进来。

君臣对话到这种程度时,房玄龄己经无法阻拦李世民的做法了,李世民完全是命令了。如果一味坚持就是抗旨了,房玄龄没有司马迁的风骨,他放弃了抵抗。

房玄龄等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表上之。

果然,李世民看了六月初四亊,玄武门政变发生的时间是武德九年六月初四,语多微文,他对房玄龄说: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事情到这种地步时,房玄龄就是再笨也应该知道李世民的意思了。

李世民想让他们记下的历史是他认可的历史,而决非是真实的历史,他就是想把某些历史细节在史书中隐藏起来,让后人记住他心目中认可的玄武门政变。

李世民想要隐藏的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让他一而再再二三地去看起居注,甚至不惜更改史书的记载呢?他改的又是什么呢?

看一下历史记载的破绽百出的玄武门政变过程就知道了。

李建成,李元吉的被杀是一个铁证,想要粉饰,无非就是残酷的程度而已。关健是政变的尾声部分。

其一,尉迟敬德浑身是血,全副武装面见李渊。要知道,政变前,李渊并没有大权旁落,大唐帝国的生杀大权仍然掌握在李渊手中。玄武门政变如果只是局限在玄武门这个小范围内的话,李渊还是有着生杀予夺大权的皇帝。尉迟敬德以这种面目去见他是要杀头的。即便,尉迟敬德忠心李世民敢犯冒死之罪去见李渊,他又是如何从玄武门畅通无阻地走到池海的?要知道,皇宫内可是宫禁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呀。在平时,尉迟敬德这种模样有多少也都被杀掉了。

其二,尉迟敬德去见李渊的地点在皇宫的湖边,李渊当时在干什么呢?史书记载,李渊和裴寂,陈叔达,萧瑀等人在池海泛舟。

政变前一天晚上,李世民上奏章称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时,李渊的态度是勃然大怒。难道,第二天早上,李渊就忘了他儿子给他戴了的这顶绿帽子的难堪了?李渊也太没有自尊心了吧!

或者,即便,李渊不记怪此事,那么,玄武门外几支队伍,几千人的喊杀声就传不到皇宫内?难道这些人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撕杀呀?答案是否定的。

皇宫的宫门不只有一个玄武门,至少还有七,八个,李世民政变时兵力有限,只能掌控一个玄武门。如果,李渊想反抗并不难,他只须派人拿着圣旨从其余任何一个宫门出去即可,等待李世民的都将是灭顶之灾,长安城内可是有几万禁军的。

很可惜,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一切都在按照李世民的布署在进行。

唯一的解释是,此时,大唐的第一任皇帝,唐高祖李渊己经失去自由了。

此时的李渊在干什么,恐怕只有李世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