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传统 > 正文

努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

答复部门

省文化和旅游厅

答复时间

2021-12-13

地方文化_山东打造地方历史名人文化与当地发展_广府文化地方

答复内容

杨祝成:

地方文化_广府文化地方_山东打造地方历史名人文化与当地发展

您关于《努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的来信收悉,现就信件内容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动非遗进教材进课堂的问题。

山东打造地方历史名人文化与当地发展_地方文化_广府文化地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厅高度重视非遗进校园工作,2014年即联合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14〕264号),确定了长沙市明德天心中学等33所中小学、湖南理工学院等5所高校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传承学校和实践基地。同时,切实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积极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指导各地文旅主管部门与教育部门合作,累计编纂非遗教材(读本)300余套(册),涉及祁剧、花鼓戏等非遗代表性项目近400个,将本地的非遗知识融入“乡土教材”、“校本教材”,配套开展知家乡、爱故土、懂非遗、传文化的综合性兴趣培养,如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撰了《长沙历史文化普及知识》(小学版)作为小学选修教材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我厅还通过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活动等方式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近年累计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13000余场次,涉及京剧、花鼓戏、长沙弹词、常德丝弦等非遗代表性项目486个,覆盖各类学校近800所,惠及大中小学生超500万人次。今后,我厅将继续推动非遗进教材进课堂,常态化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切实将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广府文化地方_地方文化_山东打造地方历史名人文化与当地发展

二、关于挖掘整理各地农村小戏等文化资源的问题。

在我国的非遗保护实践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类别,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您所提的农村小戏、民间故事、地方手艺、风俗礼仪等与传统戏剧、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俗等类别关系密切。

山东打造地方历史名人文化与当地发展_地方文化_广府文化地方

湖南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近年来,我厅高度重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在第一次全国非遗资源普查中,全省共走访传承人28424人次,调查项目数29162个,收集实物68610件,拍摄照片张,文字记录44705.55万字,基本摸清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家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截止目前,先后认定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37项(其中民间文学9项,传统戏剧32项,传统技艺19项,民俗17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21人,省级代表性项目306项(其中民间文学36项,传统戏剧41项,传统技艺59项,民俗49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04人,市县级代表性项目4191项,我省的“昆剧”、“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湖南皮影戏”、”二十四节气”(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4个项目,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务院最新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湖南共有19个项目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今后,我厅将继续加大对非遗资源的挖掘整理力度,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力度,支持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推动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优秀民俗文化,为建设文化强省贡献非遗力量。

感谢您对我省文旅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1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