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姓名人生 > 正文

我姓“褚”不姓“诸”!

从我读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人把我的姓“褚”读成或写成“诸”,或许是诸葛亮名气太大,我褚家人太没有名气的缘故吧;或许褚字太不常用而引起很多人不认识吧。不过诸葛亮也不姓“诸”,而是姓“诸葛”。

我的“褚”字偏旁明明是衣字旁,但总有人把言字旁硬塞给我。

前些天回家,找到我40多年前,参加“金乡区初中理化竞赛”和“平阳县物理和化学竞赛”的奖状,又看到上面的名字都写成“诸坚”,心里很不是滋味。回想那时,我得奖时其实也发现了,但由于年少而不敢提出,也没有太多计较。有位执教几十年,教学水平很高的语文老教师,叫我“诸坚”。当时年纪小,也不好意思向老师指出。再则,过去对姓名用字不准确也无所谓,不像现在外出住宾馆、上飞机、乘火车等都需要对名字,名字错误寸步难行。所以,诸坚就诸坚呗!符号而已。

到了成年参加工作后,常常由于姓名对不上遇到许多麻烦。

于是,遇到再叫“诸坚”的,我就赶快义正言辞地纠正:“我叫褚坚!chu的褚,读第三声”。

有一次,在街上遇到那位老叫我“诸坚”的语文老师,我壮壮胆很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姓褚,不姓诸。我的姓应该读chu,读第三声”。这时老师脸涨的通红,非常尴尬地说:“我教了一辈子语文,竟然在你这里翻船!”我说:“老师,不是您的问题,而是我的姓太少了,文章里很少用的生僻字。但在宋代版的《百家姓》排在前列,最出名的要属“初唐四大家”的书法家褚遂良。褚字除了我们老褚家专用外,现代汉语基本没有使用。不是您一个人错,而是常常有人出错,普遍的。”

的确这样,不但一般人会叫错,就连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一些专家也常常出错。曾经,常常为自己的姓而感到烦恼。

不过,数量少的姓也有令人感动的时候。

记得2008年参加一个短期的培训班,邻座一位同学一口读准我的姓,使我激动不已。当时,萦绕我大脑的想法是:这位同学水平真高,不读诸,能一次读准我的姓!后来,经过交谈,才知道他外婆也姓褚。这时虽然没有了前面的敬佩感,但我们小姓人家相遇的概率特别少,也特别亲切。原来,他外婆是台州人,名圭秀,是位国民党时期的中央妇女部秘书长,是个才女,还有许多诗词流传至今。大家记住哦!老褚家还是有很多名人滴!

其实,我们褚家祖上的名人也不少,不妨容我说说。褚字为生僻字,但通过宣传祖上名人来提高大家对“褚”字的认识度,这是我乐意做的事。这样我也免去纠正别人的误读的尴尬。

当下学习传统书法的风气非常盛,其实学习书法有非常多的人是学习我的祖上褚遂良的字体。他的字唐太宗可是佩服的不得了,深得虞世南的真传。他性格刚正不阿,也是唐太宗托孤的四大重臣之一。留至今日的墨宝有《圣教序》《阴符经》等自成一体即褚体。还有一位叫褚少孙,是为经学大家。他最大的贡献是对司马迁《史记》的补充。司马迁写史记时,被关在牢里,根本无法查证资料,所以史记写的有点断断续续,不完整。就是褚少孙把司马迁的史记整理补充,使前后连贯,也使我们今天能看得懂。故有幅名联高度概括:“经学博士补史记,书法名家序雁塔。”补史记指的是褚少孙先辈,序雁塔当然是褚遂良先祖咯!

褚姓名人很多很多!现在还有年逾90而志不移的褚时健褚老先生……

根据钱文忠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介绍,褚氏至今还未发现有外姓渗入,冒姓或赐姓一说。目前的资料显示,褚氏是国内唯一的血统单纯的姓,所以中国姓褚都是一家人,有着血缘纯正的基因关系。

说起来也是,有一年我装修房子,卫生间发生渗漏,把楼下刚刚花几十万装修好的房子弄的不成样子。楼下当然非常生气,气势汹汹地兴师问罪来了。我也感觉非常抱歉,明确表示一切损失由我承担。结果,我们一交换名片,一切都不需要赔偿了,马上转怒为笑。理由就这一条,我们都姓褚。在茫茫人海中我们极少有机会相遇,褚家人相遇就是天赐缘分,也就不计较什么损失了。假如是人数很多的姓氏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了。

为此,我大声疾呼: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我姓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