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传统 > 正文

邵康节是否早于爱因斯坦一千年计算“相对论?”

邵康节是否早于爱因斯坦一千年计算“相对论?”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宋哲宗元佑中赐谥康节。

雍高明英迈,迥出千古,而坦夷浑厚,不见圭角,是以清而不激,和而不流,人与交久,益尊信之。河南程颢初侍其父识雍,论议终日,退而叹曰:'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

爱因斯坦相对论公式E=mc²也就是能量(E)等于质量(M)乘以光速(C)的平方。

狭义相对论指出在宇宙中唯一不变的是光线在真空中的速度,其它任何事物——速度、长度、质量和经过的时间,都随观察者的参考系(特定观察)而变化(即所谓的洛沦兹坐标变换,代替牛顿用的伽利略变换)。该理论解决了许多困扰了物理学家们很长时间的问题,这个理论形成了一个著名的公式:E=mc²,也就是能量(E)等于质量(M)乘以光速(C)的平方。

广义相对论解释了引力作用和加速度作用没有差别的原因,还解释了引力是如何和时空弯曲联系起来的。利用数学,爱因斯坦指出物体使周围空间、时间弯曲,在物体具有很大的相对质量(例如一颗恒星)时,这种弯曲可使从它旁边经过的任何其它事物,即使是光线,改变路径。广义相对论指出,时空曲率将产生引力。当光线经过一些大质量的天体时,它的路线是弯曲的,这源于它沿着大质量物体所形成的时空曲率。因为黑洞是极大的质量的浓缩,它周围的时空非常弯曲,即使是光线也无法逃逸。

广义相对论是狭义相对论的进一步发展,它建立了对一切参考系皆取相同形式的物理定律,且将引力同时空的几何性质联系起来,从而将物质、引力场和时空结合为一体,是一种发展了的引力理论。

我们看邵康节的计算:爱因斯坦的公式中C的平方是邵康节中天数的变化。

《皇极经世书今说》第七章,第三节,讲到乾为一。

乾为一。

乾之五爻,分而为大有,以当三百六十之数也。

乾之四爻,分而为小畜,以当十二万九千六百之数也。

明史邵元节文言文_邵康节定阴阳_邵康节定阴阳求婚解签

乾之三爻,分而为履,以当一百六十七亿九千六百一十六万之数。

乾之二爻,分而为同人,以当二万八千二百一十六兆零九百九十万七千四百五十六亿之数也。

乾之初爻,分而为姤,以当七稊九千五百八十六万六千一百一十垓零九千九百四十六万四千零八京八千四百三十九万一千九百三十六兆之数也。

是谓分数也,分大为小,皆自上而下,故以阳数当之。

360*360=129600

129600*129600=16796160000

后面的数都是按照这样的C的平方相乘而来。

地数的变化一生二为夬,当十二之数也。(这就是十二辟卦的分形,是十二地支数。是从乾顺时针往姤到夬终,六十四卦绕一圈的数。)

二生四为大壮,当四千三百二十数也。

四生八为泰,当五万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之数也。

八生十六为临,当九百四十兆三千六百九十九万六千九碍十一亿二千万之数也。

明史邵元节文言文_邵康节定阴阳求婚解签_邵康节定阴阳

十六生三十二为复。当二千六百五十二万八千八百七十垓三千六百六十四万八千八百京二千九百四十七万九千七百三十一兆二千万亿之数。

生:4320=12*360

三十二生六十四为坤,当无极之数也。

爱因斯坦M值等于邵康节坤的地数。地数是建立在天数上的。4320=12地支*天周转一周的360数。

四生泰为八,这个数书中印刷错误。应该改为4320*乾的四爻129600=559872000

559872000*乾三爻16796160000=9403699691520000000按书中所说是“八生十六为临,当九百四十兆三千六百九十九万六千九百一十五亿二千万之数也。”

“体数,何为者也?生物者也。用数,何为者也?运行者也。运行者天也,生物者地也。天以独运,故以用数自相乘,而以用数之用,为生物之时也。地偶而成,故以体数之用,阳乘阴,为生物之数也。”

天数是运数,建立在圆周上的,周行三百六十为天运行之基础数。利用数学,爱因斯坦指出物体使周围空间、时间弯曲。那么邵康节的十二地支是一个弯曲的圆,三百六十也是一个弯曲的圆。太极图就是一个圆周。在这一点上,这两个算时空的专家,意见是相同的。

能量是对一切宏观微观物质运动的描述。相应于不同形式的运动,能量分为机械能、分子内能、电能、化学能、原子能、内能等,亦简称能。

我们吃进食物变成能量,支持人体的运动。食物是质量,但是只有经过消化吸收才能变成能量。邵康节说的运行者天也,这运行就是把质量变成能量。能量虽然能提供有形物质的运转,但能量本身是无形的。三十二生六十四,以当无极之数,无极就是能量。因为我们整个宇宙都是一个物质体,这个物质体被运转是从能量而生,所以“无极而太极”。无极是无形象的。无极是虚无,因为没有对待性的运动。也就是相对论的基础是没有相对性。太极是有阴阳的相对性,所以太极中有黑白,但无极没有黑白之分。能量能提供运动,人无呼吸运动人就死了,无心跳运动,人也死了。血流干,没有血液循环人也会死。这个世界的一切物质都在运动,没有一样是不运动的物质。大到星体,山脉,河流,地壳板块等都在运动。因此只要抓住运转能的产生基础是什么,就能破解宇宙奥秘。“四营而成易”易研究的就是一切事物的运转,生长旺衰或是东山再起。但爱因斯坦这个公式中欠缺四营的概念。他的这个概念提到四维时空。这四与四营而成易的四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四营而成易的四,是可以放在任何事物中的。但四维时空的概念,只是在三维空间上加了一维的时间,变成四。所以他的公式中没有分形的概念,而是把C值固定为光速。但是人们在使用他的公式时,自然的用了邵康节的分形,只是还没有一个科学家对分形提出特别的见解,类似的见解就是平行宇宙。但平行宇宙只是提出概念,还不能计算。而邵康节计算出了天地始终之数。有分形就有平行宇宙,就如易经说“三天两地而倚数”,三天就是天个平行宇宙。这三个宇宙依着相同的数理原则在运转。两地就是一生一死两个时间不同的方向。从生走向死亡的是从乾到坤,从阳到极的运转。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世界。另一种是从死走向生,从坤走向乾,就是圣经所说的复活的世界,是道家所说的神仙世界。一个世界也如人一样,从生到死,归入无极的能量,然后能量再复生世界。所以邵康节的天地之数是从乾一大始开始,到坤的无极为止。这是回到本源生化万物,是永不毁灭的神仙世界,因为能量是源头,无极是源头。

在《皇极经世书今说》这本书的第九章,第六节“易之数”的章节中就有“天地始终之数图”。从一一到八八共八八六十四卦。算了从一的乾始到坤的大终之数。这个数是策数,相当于易经乾坤之数384爻,只是天地之数把这个爻数变得更大。

邵康节定阴阳_明史邵元节文言文_邵康节定阴阳求婚解签

1.乾1

2.夬12

3.大有360

4.大壮4320=12*360

5.小畜129600=4320*30

6.需1555200=129600*12

7.大畜:46656000=1555200*30

8.泰:559872000=46656000*12

9.履12

10.兑144=12*12

11.睽4320=144*30

邵康节定阴阳_明史邵元节文言文_邵康节定阴阳求婚解签

12.归妹51840=4320*12

13.中孚1555200=51840*30

14.节:18662400=1555200*12

15.损:559872000=18662400*30

16.临:6718464000=559872000*12

限与篇幅,其他我就省略不摘录了。从上面这些数字中我们能发现几个特点。

第一是有基本数,比如12和30,还有360。离数为3,30是离数的触类而长之之数。离是太阳,太阳是光,光速是每秒30万公里。离与坎相对,坎为月,离为日,月亮的光是受太阳影响的。所以30成为一月之中的日子数。30是月的周转数,12是地支的周转数,360是周天的周转数。也就是这三个数都是按圆周来计算的。这是因为时间和空间是扭曲的。这一点,易学与科学认识是一样的。

但是爱因斯坦没有把微观和宏观大物理能联系在一起。这个天对论公式做不到,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发现四营而成易的道理,但这个道理就是分支,但因为不仅仅是十二地支这样分,还有周天数和三十这个数也是分支的基础,所以我用“分形”这个词来说。分形为什么就能把微观与宏观联系在一起?因为分形就有叠加态。而量子物理中,“叠加态”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观察邵康节的计算就能发现后一个卦的数是在前一个卦的数的叠加上发生的。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叠加态,比如人体细胞分裂是从一到二,二到四,四到八,八到十六,与易经的数的分形所示是一样的。我们的寿数也是叠加态,多活了一年,但这一年不是独立的,是与过去三十年加在一起的,所以你有三十年的相貌。如果叠加到六十岁就有六十岁的相貌。一棵苗长成树,但它的叶子是叠加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公式不能反应量子物理的叠加态,所以他的数不能推出无极来。但是量子物理可以,这个世界是幻象,是量子物理学家提出来的集体论点。

对照六十四卦圆图,你不难发现邵康节的乾和坤都用了分形。

乾为一,乾之五爻分而为大有,当360数也。乾到大有是三个卦数。乾之四爻分而为小畜,以当十二万九千六百之数也。从大有到小畜也是是三个卦。这是易经讲的“三才而两之,就取了三个,三个为个数。乾为大始为一,先天数是从乾兑离震这样的逆时针方向来的。所以三才而两之,就取了两个逢三的卦数,以表示分形。三才而两之有了以后就有了上下卦体,然后就有乾用九。因此乾的三爻分为履,二爻分为同人。从乾到履是九个卦,从履到同人也是九个卦。乾之初多是姤,二九十八而成一卦之数。就是易经说的“十有八变而成卦”从同人到姤是四十八数。每一卦的乾数就是48策。他以卦数为象来分形,但分形是从理数而来的。

再看坤。一生二为夬当十二数,十二就是地支数,所以用在坤上。二生四为大壮,四生八为泰,八生十六为临,十六生三十二为复。圆图中把这几个卦标出来,就能发现夬是一个阴,大壮是二个阴,泰是四个阴,临时八个阴,复是十六个阴。是从最外圈往内圈一层一层分形而来。爱因斯坦的公式中没有分形,所以爱因斯坦没有提出多宇宙论。但易经有“乾坤成列”这样的话,有“三天两地”这样的话。易学家有神仙世界的预言,李淳风有乾坤再造的预言,他的《推背图》卦数排列的规律也来自分形,和邵康节的分形一模一样。